![]() |
|
客源就像酒店的 “食材”,不同食材适合不同做法。
先摸清自家客源占比,才能针对性制定策略。
散客(利润核心)
特点:通过 OTA、官网、前台 walk-in 预订,停留 1-2 晚,价格敏感度中等,重视体验。
细分:
商务散客:周一至周四为主,对网速、早餐、会议室需求高,可接受溢价(如旺季加价 20%)。
休闲散客:周末 / 节假日多,家庭客带小孩,关注房型大小、周边景点,对套餐(房 + 门票)更敏感。
管理技巧:在 OTA 设置 “连住优惠”(如住 2 晚打 9 折),提高单客消费时长。
团队客(填充淡季)特点:旅行社、企业团建等,批量预订 10 间以上,价格低(比散客低 10%-30%),但能消化空房。
注意:
控制占比:团队客太多会挤压散客空间,尤其旺季需预留 30% 客房给高价散客。
错峰接待:淡季(如 11 月 - 次年 3 月)可接团队,旺季(如五一、国庆)优先散客。
协议客户(稳定基本盘)
维护重点:
季度拜访:送定制房卡套、本地特产,巩固关系。
数据反馈:每季度发 “入住分析报告”,告知 “贵公司员工最爱住的房型是商务大床房”,体现重视。
会员客户(利润最高)
特点:通过酒店官网、小程序预订,忠诚度高,对会员价、积分兑换敏感,复购率是散客的 3 倍。
激活技巧:
新会员:注册送 “首住 8 折券 + 欢迎饮品”。
沉睡会员:发送 “专属召回券”(如 “您有 3000 积分快过期,预订即送免费升级”)。
特点:与企业、政府签订长期协议,价格固定(通常比 OTA 低 5%-10%),每月有稳定订单
收益管理的本质是 “将合适的房间,在合适的时间,卖给合适的客人”。记住这 三个基础公式,定价不再拍脑袋。
基础指标:RevPAR(每间可售房收入)公式:RevPAR = 平均房价 × 入住率
例:酒店有 100 间房,平均房价400元,入住率80%,则 RevPAR=400×80%=320元。
意义:比 “满房” 更能反映盈利水平。
比如满房但均价300元(RevPAR=300),不如入住率 80% 但均价400元(RevPAR=320)。
定价逻辑:根据 “需求弹性” 调整
高需求时(如展会、周末):提高价格,限制低价渠道(如关闭 OTA 折扣,只保留官网高价房)。
低需求时(如周一上午、淡季):放出低价套餐(如 “99元午休房”“住3付2”),吸引价格敏感客。
健康的渠道占比参考:
OTA(携程 / 美团):30%-40%(流量大但佣金高)
协议客户:20%-30%(稳定但价格低)
自有渠道(官网 / 小程序):15%-20%(零佣金,需投入推广)
会员复购:10%-15%(利润高,需维护)
警惕:单一渠道占比超 50%,容易被 “绑架”(如 OTA 突然涨佣金,酒店无力反抗)。
渠道组合:别把鸡蛋放一个篮子里不需要复杂系统,从这 3 件事开始,就能看到明显效果:
列出自家房型和对应客源的适配度,避免 “大房卖低价,小房没人要”:
房型 |
适合客源 |
定价建议(举例) |
大床房 |
情侣 / 商务散客 |
基础价 + 10%(比双床房) |
双床房 |
家庭客 / 团队 |
基础价 |
套房 |
高端商务 / 聚会 |
基础价 ×2-2.5 倍 |
例:家庭客多的酒店,可把双床房改成 “亲子房”(加个儿童帐篷),加价 50 元仍畅销。
提前 7 天规划价格,标注高峰日(如周五晚、节假日)和低谷日(如周二下午):
高峰日:关闭低价渠道,只留高价房型(如套房、行政房)。
低谷日:推出 “限时闪购”(如当天中午 12 点前预订,享 7 折),刺激即时预订。
做 “客源 - 房型” 匹配表
每周做 “价格日历” 本文源自微信公众号《酒店OTA学习社》,如有异议,请联系微信号1098533662,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并致歉!